首页

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院新闻 -> 正文

数学科学学院、智能制造学院举办“红五星”学术讲坛开学第一讲

点击数: 发布日期:2025-09-21 13:17:12

9月20日,由数学科学学院与智能制造学院联合举办的“红五星”学术讲坛开学第一讲在红五星报告厅举行。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邹文明教授应邀来校,作了题为“数学的意义及科学家精神——兼谈如何学好数学分析这门课”的学术报告,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刘刚主持报告会。

邹文明教授从数学的本质出发,阐释其作为基础科学之根基、技术创新之引擎的深远意义。他结合数学发展史中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,强调科学家精神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勇气、逻辑严谨与人文情怀,并指出“数学不仅锻炼抽象思维,更塑造一个人面对复杂系统的洞察与耐心”。通过华罗庚等数学大家的生动事例,深刻勾勒出科学家应具备的学术品格与社会担当。

围绕“如何学好数学分析”这一关键议题,邹文明从方法论与认知层面展开剖析。他提出,数学分析不仅是知识体系,更是一种“思维的体操”,建议学生应注重概念的理解而非机械记忆,提倡通过“直观想象+严格推导”双向训练夯实基础。他还分享了一系列有效学习策略,包括问题驱动的探究、反思性总结与合作讨论等,为在座学生勾勒出一幅清晰而高效的学习路径图。

刘刚在主持时指出,此次报告既有理论深度,又有思想高度,还有历史厚度和视野宽度,令人深思、发人深省。他勉励在场的师生:第一,立意须高,数学发展关乎国家科技自强与战略安全,大家要筑牢思想根基;第二,专业须深,要重视对基础学科的系统学习,以扎实功底锻造创新本领,真正实现“知行合一”;第三,使命须行,要以主动探索成就未来事业,将个人成长汇入学校学院的发展洪流,不畏艰难、勇于突破,持续拓展认知边界。

报告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

校党委委员、组织部部长杨志其,两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8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。

【专家简介】邹文明,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研系列长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、中国数学会“钟家庆”奖获得者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、教育部数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数学会非线性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;曾任两届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主任和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、清华基础数学研究所所长,现任《中国科学-数学》等刊物编委。在美国斯普林格出版英文专著二部,系统地建立了新的临界点理论;在许多核心问题上取得了突破,发表原创性成果。在德国数学年刊、数学进展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。美国数学评论显示,文章被引用4500余次,引领和启示了他人一系列后续的研究